第一章 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 2.间皮 3.腺上皮
二、填空题
1.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 、 _、 和 。2.上皮组织根据其分布和功能可分为 、 和 。
3.上皮朝向体表或体腔的一面称 ,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称 。
4.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中,主要起封闭作用的是_ ,有
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此外还有 和 等结构。
三、单项选择题
1.人体的组织是由( )
A.形态相同的细胞群构成
B.功能相同的细胞间质构成
C.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
D.形态相同的细胞和功能相近的细胞间质构成
E.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2.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下述哪项是错的?( )
A.细胞多而密
B.细胞间质少
C.细胞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D.细胞排列紧密
E.内有丰富的血管
3.分布于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E.变移上皮
4.分布于膀胱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复层扁平上皮
B.变移上皮
C.内皮
D.间皮
E.单层柱状上皮
四.简答题
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内皮:是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表面光滑。
2.间皮:是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能分泌浆液。
3.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上皮,称为腺上皮。
二、填空题
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2.被覆上皮、腺上皮
3.游离面、基底面
4.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三、单项选择题
1.E 2.E 3.C 4.B
四.简答题
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①细胞多而且排列紧密;
②细胞间质少;
③被覆于体表或衬贴于体腔和有腔器官的内表面;
④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极性;
⑤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
第二节 结缔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血浆
2.血清
二、填空题
1.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是指 ,广义的结缔组织还包括 、 、 _。
2.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较多,其中能合成基质和纤维的是
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反应的是 细胞;能合成免疫
球蛋白的是 细胞;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是 。
3.疏松结缔组织中包含的纤维有 、 和 。
4.血液由 和 组成。
5.血细胞包括 、 和 。
6.根据白细胞的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白细胞分为 和
两大类。
7.白细胞的分类中数量最多的是 细胞;体积最大的
是 细胞;进结缔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的是 细胞;
分化成浆细胞的是 细胞。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结缔组织?( )
A.疏松结缔组织
B.脂肪组织
C.血液
D.间皮
E.骨组织
2.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 )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血液和淋巴
D.脂肪组织
E.网状组织
3.正常成年男性周围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值为( )
A.(4.0~5.0)×1010/L
B.(4.0~5.5)×1012/L
C.(4.5~5.5)×1012/L
D.(3.0~5.5)×1010/L
E.(4.5~5.5)×109/L
4.正常成年女性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为( )
A.110~150g/dl
B.12~15g/dl
C.11~15g/L
D.110~140g/L
E.120~150g/L
5.正常成人周围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为( )
A.(2~10)×1012/L
B.(4~10) ×109/L
C.4000-10000个/毫升
D.10-30万个/L
E.10-30万个/立方毫米
6.正常成人的周围血液中,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
A.50-70%
B.20~30%
C.40-60%
D.30~80%
E.0.5-5%
7.正常成人周围血液中血小板的数值为( )
A.(4.5~5.5)×109/L
B.(4~10) ×109/L
C.4000-10000个/毫升
D.10-30万个/L
E.10-30万个/立方毫米
8.哪项不是成熟红细胞的特点?( )
A.呈双面凹的圆盘状
B.无细胞核
C.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
D.含大量血红蛋白
E.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9.关于网织红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造血干细胞
B.是未成熟的红细胞
C.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D.是红细胞的幼稚阶段
E.胞质中的颗粒是残留的核糖体
10.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是( )
A.吞噬细菌异物
B.参与止血和凝血
C.引起过敏反应
D.参与免疫
E.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11.以下哪种情况下嗜酸粒细胞增多?( )
A.组织损伤修复
B.细菌感染
C.缺氧
D.出血性疾病
E.某些寄生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12.与肥大细胞胞质中颗粒成分相同的白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3.单核细胞离开毛细血管进入结缔组织可分化成( )
A.肥大细胞
B.浆细胞
C.脂肪细胞
D.巨噬细胞
E.中性粒细胞
四.简答题
1.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形态结构和功能?
2.血液是怎样组成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血浆:为血液去除了血细胞后剩下的淡黄色浑浊液体。
2.血清:为血液凝固后(血液除去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后),所析出
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二、填空题
1.固有结缔组织、血液、软骨、骨
2.成纤维、巨噬、浆细胞、肥大细胞
3.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4.血浆、血细胞
5.红细胞、白细胞
6.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
7.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
三、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B 6.B 7.E 8.C 9.A 10.E 11.E 12.B 13.D
四.简答题
1.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形态结构和功能?
答: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疏松,基质丰富。
①细胞有5种,
1)成纤维细胞:核椭圆形染色浅;可合成基质与纤维
2)脂肪细胞:可储存脂肪
3)巨噬细胞:核圆形、较小、染色深;吞噬异物,参与免疫反应;
4)浆细胞:胞质嗜碱性,核车轮状;能分泌抗体;
5)肥大细胞:胞 质颗粒中含肝素、组胺等。
②纤维有3种,即胶原纤维: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弹性纤维:黄纤维,有弹性;
网状纤维: 纤维分支多,且彼此连接成网, 含量较少
③基质:粘稠性为均质物质,主要为蛋白多糖和水;可限制细菌扩散。
2.血液是怎样组成的?
答: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约90%是水,其余是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酶、激素、糖、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第二节、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肌节
2.三联体
3.闰盘
二、填空题
1.肌组织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骨骼肌_、_心肌_和__平滑肌_
三种,其中_骨骼肌_的收缩受意识控制。
2.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肌节_,它由__粗肌丝_和__细肌丝_构成。
三、单项选择题
1.肌组织的主要成分是( )
A.肌细胞
B.肌质
C.肌丝
D.肌原纤维
E.肌膜
2.关于肌原纤维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
B.肌原纤维又叫肌纤维
C.明带只有细肌丝
D.暗带有粗肌丝和细肌丝
E.H带只有粗肌丝
3.肌原纤维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 )
A.肌膜
B.肌丝
C.肌浆
D.肌节
E.肌纤维
4.心肌的一般结构特点有( )
A.肌纤维呈梭形
B.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有闰盘
C.肌纤维呈圆柱状,无分支,有闰盘
D.肌纤维呈短柱状,无分支,有闰盘
E.肌纤维呈圆柱状,有多个细胞核,位于边缘
四.简答题
1.简述肌组织的分类及各类肌组织的分布和收缩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肌节:相邻两个Z线(膜)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骨骼肌收缩和舒
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三联体:在骨骼肌细胞内,由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共同组成的\
结构。
3.闰盘:为相邻心肌纤维相互连接处的特殊装置,光镜下呈阶梯线
状, 是心肌组织的特殊标志。
二、填空题
1.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2.肌节、粗肌丝、细肌丝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四.简答题
1.简述肌组织的分类及各类肌组织的分布和收缩特点。
肌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同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
骨骼肌主要分布于躯干、头部和四肢,它收缩迅速有力,受意识支配。
心肌分布于心脏和邻近心脏的大血管根部,它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不受意识支配。
平滑肌分布于许多内脏器官和血管壁,它收缩呈阵发性,缓慢而持久,不受意识支配。
第四节 神经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突触
2.尼氏体
3.神经纤维
4.神经末梢
二、填空题
1.神经组织是由_神经细胞_和_神经胶质细胞_构成。
2.神经元具有_接受刺激_、_传导冲动_的功能。
3.神经元按其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多极神经、假单极神经__和_双极神经_。
4.按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_感觉神经元_、_运动神经元_和_联络神经元_三类。
5.化学突触的结构包括_突触前成分_、_突触间隙_、和_突触后成分_三部分。
6.神经末梢按其功能不同,分为_感觉神经末梢_和_运动神经末梢_两大类。
三、单项选择题
1.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传导神经冲动
B.支持、营养和保护神经细胞
C.释放神经递质
D.产生神经纤维
E.分泌脑脊液
2.尼氏体的组成是( )
A.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B.滑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C.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
D.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
E.神经原纤维
3.下列何种结构感受疼痛刺激?( )
A.环层小体
B.神经肌突触
C.游离神经末梢
D.触觉小体
E.肌梭
四.简答题
1.写出化学突触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突触:为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
化的细胞连接方式,是神经元传递信息的结构。
2.尼氏体:在神经元胞体内,呈嗜碱性,由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构
成,能合成和分泌神经递质。
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其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4.神经末梢:为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 形成多种特殊装置,分
别称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全身。按功能分为感觉感觉神经末梢和运
动神经末梢。
二、填空题
1.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2.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3.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4.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5.突触前成份、突触间隙、突触后成份
6.感觉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
三、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四.简答题
1.写出化学突触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答.定义: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能传递信息的结构。
结构: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部分;
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后膜;突触前膜附近的细胞质内有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上有受体;
功能:是神经冲动单向传递的重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