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班《正常人体学基础》期中测试试卷(二)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适应 C.反射
D.正反馈 E. 负反馈
2.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动脉血 B.组织液 D.静脉血
D.肺泡气 E.毛细血管血液
3.关节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关节面 B.关节腔
C.关节盘 D.关节囊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蛋白质缺乏 B.铁缺乏
C.维生素B12缺乏 D.骨髓破坏
E.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A.尿道 B.阴道 C.呼吸道
D.输尿管 E.小肠
6.不属于鼻旁窦的骨性窦腔是
A.蝶窦 B.额窦 C.筛窦
D.乳突窦 E.上颌窦
7.关于血液的论述,错误的是
A.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B.具有粘滞性
C.动脉血中的HbO2多,呈鲜红色
D.静脉血中Hb少,呈暗红色
E.在心血管内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
8.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
A.肺内压 B.大气压
C.大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
D.胸膜腔内压 E.呼吸运动
9.能使肩关节外展的主要肌肉是
A.斜方肌 B.胸锁乳突肌 C.胸大肌
D.背阔肌 E.三角肌
10.人体内CO2、02进出细胞是通过
A.易化扩散 B.单纯扩散 C.主动运输
D.出胞 E.入胞
11.女性骨盆的形态特点是
A.小骨盆上口星心形
B.小骨盆下口较宽大
C.骨盆腔高而窄
D.骨盆腔呈漏斗形
E.耻骨下角700~750
12.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中性粒细胞 B.白细胞 C.单核细胞
D.血小板 E.红细胞
13.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
A.适应性 B.发育 C.衰老
D.生殖 E.生长和发育
14.解剖学姿势中错误的描述有
A.身体直立 B.上肢下垂
C.两眼向前平视 D.手掌向内
E.足尖向前
15.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内环境
D.器官 E.系统
16.阈值越大,说明组织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性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程度越低
E越容易发生反应
1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减压反射 B.血糖浓度调节 C.排尿反射
D.体温调节 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
18.乳牙开始荫出的时间是
A.出生后6个月 B.3岁
C. 6岁 D.17岁
19.关于椎间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弹性软骨 B.周围部为纤维环
C.中央部为髓核 D.具有一定的弹性
E.颈、腰部容易受损
20.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血液 E.血浆
2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的物质主要是( )
A.纤维蛋白原 B.白蛋白 C.球蛋白
D.葡萄糖 E.血红蛋白
22.下列不属于肺内支气管导气部的是
A.肺叶支气管 B.小支气管 C.细支气管
D.呼吸性细支气管 E.终末细支气管
23.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红细胞增多
E.肾性贫血
24.有关骨骼肌纤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1个细胞核 B.肌纤维呈长梭形
C.无横纹 D.能发生节律性收缩
E.受意识控制
25.关于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3个裂孔 B.中央部为腱性结构
C. 迷走神经通过其食管裂孔
D.收缩时,膈穹隆上升,助呼气
E.胸导管通过其主动脉裂孔
26.在极化状态的基础上,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称为( )
A.去极化 B.反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负反馈
27.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红细胞膜的脆性D.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E.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28.下列何处的骨髓不是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A.髂骨 B.肱骨的髓腔 C.椎骨
D.胸骨 E.骶骨
29.正常成人解剖无效腔容量约为
A.100ml B.150ml C.200ml
D.250ml E.300ml
30.有关白细胞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有吞噬作用
B.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C.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D.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多种活性物质
E.嗜酸性粒细胞与机体过敏反应有关
31.临床上称作上消化道的是
A.咽及其以上 B.十二指肠及其以上
C.食管及其以上 D.胆总管开口以上
E.胃及其以上
32.胸膜腔负压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A.胸膜腔密闭 B.两层胸膜之间有黏液
C.有表面活性物质 D.呼吸道保持通畅
33.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粗面内质网 C.滑面内质网 D.内网器 E.核糖体
34.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有
A.A抗原 B.A和B抗原 C.无A、B抗原
D. B抗原 E.D抗原
35.计数肋的重要骨性标志是
A.锁骨 B.颈静脉切迹 C.剑突
D.胸骨角 E.肋弓
36.喉结位于下列哪块软骨上
A.环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甲状软骨 D.会厌软骨 E.气管软骨
37.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
A.细胞本身都是要消耗能量
B.均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侧转运
C.需膜蛋白质的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
E.不需膜蛋白质的帮助
38.易在体表摸到的骨性标志是
A.肱骨头 C.髂前上棘 C.外科颈
D.髂窝 E.三角肌粗隆
39.喉腔中最狭窄部位在
A.前庭裂 B.前庭裂以上部位
C.声门裂 D.声门裂以下部位
40.以下哪项不是红细胞生成基本条件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铁
C.红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D.蛋白质 E.维生素B12和叶酸
41.临床上气管切开部位常选取
A.第2-3气管软骨环处
B.第3-4或4-5气管软骨环处
C.第5气管软骨环以下
D.以上都不理想
42.与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脂肪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肥大细胞
4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蛋白质帮助的物质转运过程
A.Na+和K+逆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
B.Na+的跨膜扩散
C.K+的跨膜扩散
D.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E.O2进入红细胞
44.肋膈隐窝
A.位于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
B.是胸膜腔的最高处
C.不属于胸膜腔的范围
D.位于肋胸膜和纵隔胸膜转折处
E.位于纵隔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
45.肩胛骨下角平对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9肋 E. 第2肋
46.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E.十二指肠空肠曲
47.髋关节
A.股骨头与髋臼接触面小
B.关节腔内有肌腱通过
C.关节腔内关节盘
D.关节囊厚而紧张
E.股骨头韧带只起连结作用
48.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C.浆细胞
D.肥大细胞E.脂肪细胞
49.关于盐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
B.激活胃蛋白酶原
C.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
D.抑制铁和钙的吸收
E.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50.手术病人术前注射维生素K的目的在于
A.镇静 B.防止血凝 C.止疼
D.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 E.催眠
51.肺
A.位于胸膜腔内
B.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C.右肺狭长
D.左肺粗短
E.左肺分三叶、右肺分两叶
5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凝集原的类型
E.血浆中抗体的类型
53.在突触中,神经递质的相应受体存在于
A.突触前膜上 B.突触后膜上
C.突触间隙内 D.突触后成分的胞浆内 E.突触前成分的胞浆内
54.腭扁桃体的位置是在
A.腭舌弓前方 B.腭咽弓后方
C.腭舌弓与腭咽弓之间
D.腭垂部 E.舌根部的粘膜内
55.脊柱四个生理弯曲,向前的是
A.颈曲 B.胸曲 C.背曲 D.骶曲
56.手术时识别空肠起始端的标志是
A.十二指肠球 B.十二指肠大乳头
C.肝十二指肠韧带 D.十二指肠悬韧带
57.使心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性整体的是
A.二联体 B.肌丝 C.闰盘
D.横小管 E.肌浆网
58.下列哪种血型的病人不易找到供血者
A.AB型Rh阴性 B.AB型Rh阳性
C.B型Rh阳性 D.A型Rh阴性
E.O型Rh阳性
59.属于下呼吸道的是
A.鼻 B.咽 C.喉 D.主气管
60.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
A.腹上区 B.脐区 C.左季肋区 D.右季肋区 E.左腹外侧区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兴奋性
2.主动转运
3.内皮
4.胸骨角
5.麦氏点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根据结构和功能,肌组织可分为 、 和 三种。
2.生成红细胞的主要造血原料是 和 。
3.运动系统由 、 和 组成。
4.膈有三个裂孔,分别是 、 和 。
5.左主支气管较 ,近似 走向;右主支气管略 ,走行方向较 ,因此异物易坠入 。
6.氧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中的Fe2+结合,形成 。
7.扩大小肠吸收表面积的结构有 、 和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简述ABO血型的命名原则及分型。
五、问答题(10分)
简述鼻旁窦的开口部位,为什么上颌窦易发生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