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循环血管

2018-03-22

教学目标

了解动脉在人体中的分布规律和器官内血管的配布规律。

体循环的动脉掌握主动脉的起止。了解其行径及分部。

一、主动脉升部:掌握主动脉的升部的起止和分支名称。

二、主动脉弓:主动脉弓的起止的分支名称。

1.颈总动脉: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止部位,了解体表投影,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与功能。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名称和分布。了解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径。

2.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动脉

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了解其分布及体表投影。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了解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的主要分支的名称。

三、主动脉胸部:掌握主根胸部的起止,了解其分支、分布概况。

四、主动脉腹部:掌握主动脉腹部的起止、分支名称。腹膣干的分支、分布,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分布、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分布。

五、髂总动脉。掌握髂总动脉的起止位置。了解子宫动脉行径和分布。

六、髂外动脉和下肢的动脉

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了解各动脉的分布概况。足底动脉弓的组成,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了解头、颈、附肢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压迫止血点。(颞浅、面、颈总、锁骨下、肱、股和足背动脉)。


了解静脉的结构和特点。静脉血回流的因素。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和导静脉等)的特点。

一、上腔静脉系: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收纳范围,头臂静脉的组成,颈内静脉的起止、主要属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颈外静脉的位置。头静脉、贵要静脉的起止。肘正中静脉的位置;奇静脉的起止、收纳范围。了解半厅静脉、副半奇静脉的上起止、收纳范围。椎静脉丛的位置和交通。

二、下腔静脉系:掌握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纳范围。了解肾静脉和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的行径。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及注入部位。门静脉的组成、分支和属支。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交通部位、交通途径。


教学内容


二、体循环的动脉:主动脉:根据其行程可分为四段:

主动脉行程.jpg

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斜向右上前方,至右第2胸肋关节处移行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呈弓形弯向左后至第4胸椎下缘左侧移行为降主动脉。

胸主动脉: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达第12胸椎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在腹腔内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升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至心。

主动脉弓分支:凸侧;由右向左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jpg

凹侧:发出细小分支有气管支、支气管支。

感受器:压力感受器:主动脉弓壁外膜下游离神经末梢丰富,感受血压变化。                    化学感受器:近动脉韧带处有2-3个粟粒样小体称主动脉小球。

(一)头颈部的动脉

1.颈总动脉

头颈部动脉1.jpg头颈部动脉2.jpg

行程: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经胸锁关节后方,沿食管、气管和喉外侧上行,平甲状软骨上缘分颈内、外动脉。

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窦壁外膜内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为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的调节血压。

颈动脉小球:在颈总动脉分杈的后方的扁圆形小体,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刺激,反射性的调节呼吸。

1)颈内动脉:平甲状软骨上缘自颈总动脉分出,垂直上行穿颈动脉管入颅,在颈部无分支。

2)颈外动脉:

走行:自颈总动脉分出,初位于颈内动脉前内侧,经其前方转至外侧,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     

(1)甲状腺上动脉:自起始部向前下至甲状腺侧叶上端分支至腺与喉。

(2)舌动脉:平舌骨大角发出经舌骨舌肌深面入舌至口底及腭扁桃体。

(3)面动脉:自舌动脉稍上方,经下颌下腺深面,绕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至面部,沿口角鼻翼外侧上行易名内眦动脉,分支入下颌下腺、腭扁桃体及面部。

(4)枕动脉、耳后动脉。

(5)咽升动脉: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分支至咽,颅底等处。

(6)颞浅动脉:在耳屏前方经颧弓根部浅面至颞部皮下,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织。

(7)上颌动脉:平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在翼外肌浅(深)面入翼腭窝。沿途分支至外耳道、鼓室、牙及牙龈、鼻腔、咀嚼肌等。其分支较重要的有脑膜中动脉:穿棘孔分布于硬脑膜。

2.锁骨下动脉

 行程:锁骨下动脉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经胸锁关节后方,斜向外至颈根部呈弓状经胸膜顶前方,穿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外缘续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jpg

分支:

椎动脉:上行穿第6 -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分支营养脑与脊髓。

胸廓内动脉:向下入胸腔,沿第1~6肋软骨后面下降,分支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乳房等处。其较大的终支称为腹壁上动脉,穿膈入腹直肌分支与腹壁下动脉吻合营养腹直肌。

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横过颈动脉鞘后方至甲状腺侧叶下端;

   此外,锁骨下动脉还发出肋颈干:第1、2肋间支及颈部深肌支;肩胛背动脉:至背部浅层肌。

(二)上肢的动脉

腋动脉.jpg

1.腋动脉:行于腋窝深部,至大圆肌下缘移行为肱动脉。

分支:

(1)胸肩峰动脉: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肩关节;

(2)胸外侧动脉: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乳房;

(3)肩胛下动脉:胸背动脉:背阔肌、前锯肌;旋肩胛动脉:穿三边孔至冈下窝诸肌;

(4)旋肱后动脉:穿过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肩关节及附近诸肌。

2肱动脉

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至肘窝,平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分支:

(1)肱深动脉:伴桡神经沿桡神经沟下行,分织布于肱三头肌、肱骨,末端终支加入肘关节网;

(2)尺侧上、下副动脉:参与肘关节网组成。

肱动脉.jpg

3. 桡动脉:先经肱桡肌和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1掌骨间隙至手掌。

(1)终支: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形成掌深弓。

(2)掌浅支:在桡腕关节处发出,下行至手掌与尺动脉吻合形成掌浅弓。

(3)拇主要动脉:在掌侧深部发出3分支至食指和拇指。

桡尺动脉.jpg

4. 尺动脉: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下行,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

分支:

(1)骨间总动脉:又分为骨间前和骨间后动脉分布于前臂肌和尺、桡骨。

(2)终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形成掌浅弓。

(3)掌深支:与桡动脉掌终支吻合形成掌深弓

5掌浅弓掌深弓

掌浅弓掌深弓.jpg

分支:

(1) 掌浅弓

构成:尺动脉末端、桡动脉掌浅支(小指尺掌侧动脉、指掌侧总动脉(3支):指掌侧固有动脉)

(2)掌深弓

构成:桡动脉末端、尺动脉掌深支(掌心动脉(3支))

(三)胸主动脉

1.壁支(1)肋间后动脉;(2)膈上动脉;(3)肋下动脉。

2.脏支:(1)支气管支;(2)食管支;(3)心包支。

胸主动脉.jpg

(四)腹主动脉

1、壁支: 膈下动脉 、腰动脉、正中动脉三支,分布于腹后壁、脊髓、膈和盆后壁等。

腹主动脉.jpg

2.脏支:

成对脏支:

(1)肾上腺中动脉:至肾上腺

(2)肾动脉:约平第1~ 2腰椎椎间盘的高度起于腹主动脉,横行向外至肾门入肾,并分出肾上腺下动脉至肾上腺。

(3)睾丸动脉:至睾丸和副睾;女性为卵巢动脉,至卵巢和输卵管壶腹部。

成对脏支.jpg

不成对脏支:

(1)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发自腹主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约平第1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3)肠系膜下动脉:约平第3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不成对脏支.jpg

  腹腔干分支:

腹腔干1.jpg腹腔干2.jpg

1)胃左动脉:至食管腹段、贲门和胃小弯的胃壁。             

2)肝总动脉

(1) 肝固有动脉 a.胃右动脉   b.肝右支:胆囊动脉   c.肝左支       

(2) 胃十二指肠动脉:

a.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b.胃网膜右动脉

3)脾动脉

(1)胃短动脉   (2)胃网膜左动脉;(3)胃后动脉(4)胰支    (5)脾支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jpg

1.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2.空肠动脉

3.回肠动脉

4.回结肠动脉:分支至回肠末端、盲肠、阑尾(阑尾动脉)和升结肠。

5.右结肠动脉:至升结肠

6.中结肠动脉:至横结肠

肠系膜下动脉分支:

1.左结肠动脉:至降结肠

2.乙状结肠动脉:至乙状结肠

3.直肠上动脉:至直肠上部

肠系膜下动脉.jpg

(五)、髂总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后,沿腰大肌内侧下至骶髂关节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髂总动脉.jpg

髂内动脉:

壁支:

(1)髂腰动脉:至髂肌、腰大肌;

(2)骶外侧动脉:至盆后壁;

(3)臀上动脉:至臀中、小肌;

(4)臀下动脉:至臀大肌;

(5)闭孔动脉:至大腿内收肌群。

髂内动脉.jpg

脏支:

(1)脐动脉:远端闭锁,近端发出膀胱上动脉;

(2)子宫动脉(子宫阔韧带内,经输尿管前上方);

(3)阴部内动脉:   a.肛门动脉 b.会阴动脉 c.阴茎/蒂动脉

(4)膀胱下动脉

(5)直肠下动脉;

髂内动脉1.jpg

(六)、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降,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部移行为股动脉。髂外动脉的分支有:(1)   腹壁下动脉:入腹直肌鞘与腹壁上动脉吻合。

(2) 旋髂深动脉:至髂嵴及附近肌。

髂外动脉.jpg

1股动脉:在股三角内下行,经收肌管,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股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股深动脉,该动脉又发出a.旋股内侧动脉:分布于股内收肌b.旋股外侧动脉:分布于股前群肌。C.穿动脉(3支):至股后群肌。

此外,股动脉还发出(1)腹壁浅动脉:在腹前壁浅筋膜内;(2)旋髂浅动脉:至髂前上嵴浅部;(3)阴部外动脉:至外阴部。

股动脉1.jpg股动脉2.jpg

2腘动脉:在腘窝深部下行,至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和胫后动脉,该动脉在腘窝发出关节支和肌支至膝关节和邻近肌。

腘动脉.jpg

3胫后动脉:沿小腿后群浅深屈肌之间下行,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和外侧动脉。主要分支有   a.腓动脉   b.足底外侧动脉 c.足底内侧动脉。

4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足底深支。其中足底深支与足底外侧动脉构成足底弓、趾足底总动脉。

胫后动脉.jpg胫前动脉.jpg

二、体循环的静脉

教学内容

静脉的特点:

1.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压力低、流速慢、属支多、吻合多,总容积较动脉多一倍;

2.静脉瓣,有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

3.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深静脉与动脉同名并与其伴行;

4.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的静脉和体循环的静脉。

静脉瓣.jpg静脉吻合.jpg

体循环静脉系:

(1)心静脉系(2)上腔静脉系(3)下腔静脉系(包括肝门静脉系

静脉系.jpg

(一)   上腔静脉系 包括上腔静脉及其属支,收集头颈上肢和胸部的静脉血。

1上腔静脉

(1)组成: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沿升主动脉右侧下行,至右侧第3胸肋关节下缘注入右心房。

(2)属支左、右头臂静脉:奇静脉:

(3)收集范围: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和肺除外)等上半身静脉血。

2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向外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头臂静脉的其他属支有

(1)椎静脉;(2)胸廓内静脉;(3)甲状腺下静脉;(4)肋间最上静脉:第1、2肋间静脉

3颈内静脉: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在颈动脉鞘内下行于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于锁骨下静脉汇合。

头颈部静脉2.jpg

(1)颅内属支:硬脑膜窦收集脑膜、脑、颅骨、视器和前庭蜗器的静脉血。

(2)颅外属支:面静脉、舌静脉、咽静脉、甲腺上、中静脉,收集同名器官的静脉血。

面静脉:起自内此静脉,在面动脉的后方下行,在下颌角下方跨过颈内、外动脉表面注入颈内静脉。下颌后静脉:颞浅静脉上颌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下行至腮腺下端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汇入面静脉,后支续为颈外静脉。上颌静脉起自翼内、外肌之间的翼静脉丛。

面静脉1.jpg面静脉2.jpg

颅内静脉与颅外静脉的交通.jpg

4锁骨下静脉: 于第1肋的外缘续于腋静脉,向内行于同名动脉的前内侧,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于颈内静脉汇合,其主要属支是  

锁骨下静脉.jpg

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耳后静脉、枕静脉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的表面下行,在锁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收集头皮和面部的静脉血。

5上肢静脉

(1)浅静脉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的桡侧、肘部的前面、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经三角肌和胸大肌间沟至锁骨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的尺侧上行,至肘部转至前面,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点平面,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前臂正中静脉:起自手掌静脉丛,沿前臂前面上行,注入肘正中静脉。

上肢浅静脉1.jpg

(2)深静脉

腋静脉在大圆肌下缘由两条肱静脉汇合而成,在第1肋的外缘续为锁骨下静脉,收集上肢的所有浅、深静脉血。

上肢深静脉.jpg

6胸部的静脉

1奇静脉

行程:起于右腰升静脉,沿胸椎体右侧上行至第4胸椎高度,向前勾绕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

2)属支

(1)肋间后静脉(3—11肋):椎静脉丛。(2)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3)半奇静脉a.左腰升静脉;b.左肋间后静脉(9~11肋);c.副半奇静脉左肋间后静脉(3~8肋)

胸部静脉.jpg

(二)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下半身的静脉血。

1.下腔静脉

1)组成及行程:由左、右髂总静脉平第4、5腰椎右前方合成,沿腹主动脉右侧、脊柱右前方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腔静脉孔入胸腔,穿纤维心包注入右心房。

下腔静脉系.jpg

2)属支:

壁支:(1)膈下静脉;(2)腰静脉。

脏支:(成对脏器):

(1)肾上腺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

(2)肾静脉

(3)睾丸静脉/卵巢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

(4)肝静脉:三条,在腔静脉沟注入下腔静脉

2髂总静脉

组成: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静脉髂外静脉汇合而成。

3髂内静脉

壁支:a.臀上静脉;b.臀下静脉;c.闭孔静脉;d.骶外侧静脉。

脏支:a.直肠静脉:直肠静脉丛; b.膀胱静脉:膀胱静脉丛;c.子宫静脉子宫阴道丛。

4髂外静脉腹壁下静脉、旋髂深静脉

髂外髂内静脉.jpg

5股静脉:股深静脉

6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

股深静脉.jpg

7下肢的浅静脉

(1)大隐静脉:

起始与走行: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耻骨结节外下方3~100px处穿阔筋膜的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属支:

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下肢浅静脉1.jpg

(2)小隐静脉:

起始与走行: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下角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下肢浅静脉2.jpg

8. 肝门静脉系:

(1)肝门静脉

组成: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经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左、右两支入肝。

属支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

收集范围:自食管腹段至直肠的腹盆部消化管道及脾胰和胆囊的静脉血。

肝门静脉.jpg

(2)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

1)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

静脉系.jpg

(1)食管静脉丛;

(2)直肠静脉丛;

(3)脐周静脉网;

4)通过椎内、外静脉丛使贴近腹后壁的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的小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系的肋间后静脉、椎静脉、腰静脉的属支间相吻合。

5)通过肝裸区、胰、十二指肠、升、降结肠使肠系膜上、下静脉的小属支与腹后壁上、下腔静脉系中的肋间后静脉、膈下静脉、腰静脉、肾静脉等小属支相吻合。

2).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

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jpg

阅读290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