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
教学目标
1.掌握脑干的组成和外形(包括菱形窝)。
2.掌握第四脑室的位置及连通。
3.掌握脑干内神经核的分类;脑神经核的机能分类,各类脑神经核的名称、位置及其与脑神经的关系和功能。4.掌握薄束核、楔束核、、脑桥核、红核、黑质、上丘灰质层、下丘核的位置。了解其它非脑神经核的位置。5.掌握脑干内锥体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的位置与功能。
6.了解延髓锥体较差、内侧丘系交叉、橄榄中部、脑桥下份、脑桥中份、中脑下丘、中脑上丘水平切面的主要结构。
7.了解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及功能。了解脑干各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组成:延髓、脑桥、中脑
一、脑干的外形
(一)脑干的腹侧面
延髓:
锥体:锥体束
锥体交叉:锥体束的大部分交叉到对侧
橄榄:下橄榄核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脑桥:
基底沟:基底动脉
脑桥基底部
小脑中脚
延髓脑桥沟: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脑桥小脑三角:延髓、脑桥和小脑交界处
脑桥基底部和小脑中脚上有三叉神经
中脑:
大脑脚底:下行纤维束
脚间窝:内侧有动眼神经根出脑
后穿质
(二)脑干背侧面
1.延髓
上部:菱形窝的下半
下部:
薄束结节:薄束核
楔束结节:楔束核
小脑下脚
2.脑桥
构成菱形窝的上半
小脑上脚
上髓帆:其上方有滑车神经出脑
3.中脑
上丘(视觉反射中树)→上丘臂
下丘(听觉反射种树)→下丘臂
(三)第四脑室
1.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
2.第四脑室底——菱形窝
境界:
下外界: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上外界:小脑上脚
外侧角
结构: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
前庭区:前庭神经核
听结节:蜗神经核
内侧隆起、髓纹
面神经丘:展神经核、面神经膝
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
分隔索、最后区、闩
蓝斑:蓝斑核
3.第四脑室顶
前部:上髓帆
后部: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第四脑室脉络丛
三个孔: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2)
4、连通关系
第四脑室→中脑水管→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一)脑神经核
1.一般躯体运动核
脑神经核 | 位置 | 脑神经 | 功能 |
动眼神经核 | 中脑上丘 | Ⅲ | 上睑提肌,上、下、内直肌,下斜肌 |
滑车神经核 | 中脑下丘 | Ⅳ | 上斜肌 |
展神经核 | 脑桥 | Ⅵ | 外直肌 |
舌下神经核 | 延髓 | Ⅶ | 舌肌 |
2.特殊内脏运动核
脑神经核 | 位置 | 脑神经 | 功能 |
三叉神经运动核 | 脑桥 | Ⅴ | 咀嚼肌 |
面神经核 | 脑桥 | Ⅶ | 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镫骨肌 |
疑核 | 延髓 | Ⅸ,Ⅹ,Ⅺ | 软腭、咽、喉及食管上部骨骼肌 |
副神经核 | 延髓 | Ⅺ |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
3.一般内脏运动核
脑神经核 | 位置 | 脑神经 | 功能 |
动眼神经副核 | 中脑 | Ⅲ |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
上泌涎核 | 脑桥 | Ⅶ |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
下泌涎核 | 延髓 | Ⅸ | 腮腺 |
迷走神经背核 | 延髓 | Ⅹ | 颈部、胸、腹腔大部分脏器 |
4.内脏感觉核
脑神经核 | 位置 | 脑神经 | 功能 |
孤束核 | 延髓 | Ⅶ,Ⅸ,Ⅹ | 味觉和内脏一般感觉 |
1.一般躯体感觉核
脑神经核 | 位置 | 脑神经 | 功能 |
三叉神经中脑核 | 中脑 | Ⅴ | 咀嚼肌的本体觉 |
三叉神经脑桥核 | 脑桥 | Ⅴ | 头面部触觉 |
三叉神经脊束核 | 延髓 | Ⅴ | 头面部痛、温觉 |
2.特殊躯体感觉核
脑神经核 | 位置 | 脑神经 | 功能 |
前庭神经核 | 脑桥、延髓 | Ⅷ | 平衡觉 |
蜗神经核 | 脑桥、延髓 | Ⅷ | 听觉 |
(二) 非脑神经核(传导中继核)
非脑神经核 | 位置 |
红核、黑质、上丘灰质层、下丘核 | 中脑 |
脑桥核、蓝斑核 | 脑桥 |
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 | 延髓 |
(三)上行纤维束
(四)下行纤维束——锥体束
三、 脑干网状结构
1.位置: 位于脑干内神经核与上、下行纤维束之间
2.功能
1)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传导非特异性冲动,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
2)躯体运动调节系统:通过网状脊髓束参与运动调节
3)生命运动中枢:延髓网状结构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