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 脑
教学目标
1.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组成和位置。了解松果体的位置及功能。
2.掌握第三脑室的位置与连通。
3.了解背侧丘脑核团的划分。掌握特异性中继核团的名称、纤维联系和功能(包括后丘脑)。
4.掌握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及其与垂体的关系。了解下丘脑的功能。
教学内容
位置分部:
1、 位置: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掩盖,仅部分腹侧部露于脑
2、分部: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
(二)背侧丘脑
1.外形;卵圆形灰质团块;前端为丘脑前结节,后端为丘脑枕,两侧丘脑借丘脑间粘合相连
2.分部:以“Y”字形内髓板分为前、内、外侧核群
3.功能:皮质下感觉中枢,可能感知粗略痛觉
(三)后丘脑
1.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2.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发出视辐射→视觉中枢
(四)上丘脑
松果体:属内分泌器官,产生褪黑素,抑制性腺功能,16岁以后钙化
缰三角:含缰核,接受经髓纹来自隔核的纤维,传出纤维经后屈束至脚间核
缰连合
丘脑髓纹;起于下丘脑,止于缰核(属边缘系统)
后连合
(五)底丘脑
位于间脑与中脑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及部分红核、黑质,与纹状体联系密切,属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
(六)下丘脑
1.位置:背侧丘脑的下方
境界:
上界:为下丘脑沟
下界: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下连垂体)、乳头体
前界:终板
后:续中脑被盖
2.内部结构
乳头体核:发出乳头丘脑束、乳头被盖束等,与背丘脑、端脑、脑干、脊髓之间有广泛的联系
3.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完成神经——体液调节
(2)皮质下植物性中枢,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代谢及内分泌活动
(3)与边缘系统联系密切,参与情绪行为反应
(4)视交叉上核可能是人类昼夜节律(生物钟)的起搏点
(七)第三脑室
1.位置: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
2.境界
顶:第三脑室脉络组织
底: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
前界:终板
后界,松果体和后连合
侧壁: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3.连通
两侧:经室间孔→侧脑室
后方: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