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
教学目标
1.掌握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
2.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和分布。
3.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行程及被膜。
4.掌握动眼神经的纤维成份、行程及分布。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5.掌握滑车神经的分布。
6.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份、主要分支和分布概况;三叉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7.掌握展神经的分布。
8.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份、主要分支的分布概况。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9.掌握前庭蜗神经的功能性质。
10.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成份、主要分支的分布概况。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
11.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主干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概况。
12.掌握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
教学内容
一、脑神经的名称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记忆口诀:
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是展,Ⅶ面Ⅷ前庭蜗Ⅸ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
一、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含7种纤维成分)
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GSA):分布于皮肤、肌、肌腱和口、鼻腔大部分粘膜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SSA):分布于视器和前庭蜗器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GVA):分布于头、颈、胸、腹的脏器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SVA):分布于味蕾和嗅器
运动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GSE):分布于眼球外肌、舌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GVE):分布于平滑肌,心肌运动和腺体分泌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SVE):分布于咀嚼肌、面肌、咽喉肌等(鳃弓肌)
三、脑神经的分类
感觉性脑神经:含躯体或内脏感觉纤维(Ⅰ、Ⅱ、Ⅷ)
运动性脑神经:含躯体或内脏运动纤维(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脑神经:含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Ⅴ、Ⅶ、Ⅸ、Ⅹ)
四、感觉性脑神经
神经 | 神经元胞体 | 入颅部位 | 连脑部位(终核) | 功能 |
Ⅰ | 嗅细胞(SVA) | 筛孔 | 端脑(嗅球) | 嗅觉 |
Ⅱ | 节细胞 (SSA) | 视神经管 | 间脑(外侧膝状体) | 视觉 |
Ⅷ | 前庭神经节 (SSA) | 内耳门 | 脑桥(前庭神经核) | 平衡觉 |
蜗神经节(SSA) | 脑桥(蜗神经核) | 听觉 |
五、运动性脑神经
神经 | 起核及纤维成分 | 连脑部位 | 出颅部位 | 功能 |
Ⅲ | 动眼神经核 (GSE)
| 中脑 | 眶上裂 |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
动眼神经副核(GVE) |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 |||
Ⅳ | 滑车神经核(GSE) | 中脑 | 眶上裂 | 上斜肌 |
Ⅵ | 展神经核(GSE) | 脑桥 | 眶上裂 | 外直肌 |
Ⅺ | 副神经核(SVE) | 延髓 | 颈静脉孔 |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
Ⅻ | 舌下神经核( GSE) | 延髓 | 舌下神管 | 舌肌 |
六、混合性脑神经
(一)三叉神经
1.纤维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头面部一般感受器→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三叉神经运动核→咀嚼肌
2.分支:
(1)眼神经(感觉性):穿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
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分布于视器、眼裂以上和鼻背皮肤
(2)上颌神经(感觉性):穿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
分支:眶下神经、颧神经、上牙槽神经、翼腭神经。
分布于上颌牙、口、鼻腔粘膜、硬脑膜及睑裂与口之间皮肤
(3)下颌神经(混合性):经卵圆孔出颅。
分支: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咀嚼肌神经
分布于硬脑膜、下颌牙、及牙龈、舌前2/3及口腔底粘膜、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皮肤、咀嚼肌
三叉神经损伤表现:同侧的面部皮肤及眼、口和鼻粘膜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二)面神经
1.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表情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换元→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腔、腭的粘膜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舌前2/3味蕾→面神经膝神经节→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一般感觉和表情肌本体觉
2.行程: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内耳门→内耳道底→面神经管→茎乳孔出颅→穿腮腺到面部
3.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1)鼓索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味蕾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下颌下神经节换元→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分泌
(2)岩大神经: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翼腭神经界换元→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
(3)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
4.颅外分支
颞支:额肌、眼轮匝肌等
颧支:眼轮匝肌及颧肌
颊支:颊肌、口轮匝肌及口周围肌
下颌缘支:下唇诸肌
颈支:颈阔肌
5.神经节
(1)翼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上部,上颌神经下方
(2)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与舌神经之间
(三)舌咽神经
1.纤维成分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疑核→茎突咽肌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下泌涎核→耳神经节换元→腮腺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咽、舌后1/3、咽鼓管、鼓室等处粘膜、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下神经节→孤束核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舌后1/3味蕾→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耳后皮肤→上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
2.行程:橄榄后沟上部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
3.主要分支
舌支:舌后1/3黏膜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咽支:分布于咽肌和咽粘膜
鼓室神经→鼓室丛→岩小神经→耳神经节换元→腮腺
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反射性地调节血压和呼吸
4.耳神经节:位于卵圆孔下方,下颌神经内侧
(四)迷走神经
1.纤维成分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迷走神经背核→副交感神经节换元→颈、胸、腹腔脏器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疑核→咽喉部肌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颈、胸、腹腔脏器→下神经节→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硬脑膜、耳郭、外耳道→上神经节→三叉神经脊束核
2.行程:橄榄后沟中部出脑→经颈静脉孔出颅→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或经总动脉之间后方→颈根部
左迷走神经: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主动脉弓前方→肺根后方→食管前丛一迷走神经前干一食管裂孔→腹腔
右迷走神经:经锁骨下动脉前方→气管右侧→右肺根后方→食管后丛→迷走神经后干→食管裂孔→腹腔
3.主要分支
(1)颈部分支
喉上神经
内支:分布于咽、会厌舌根及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下行,支配环甲肌
颈心支→心丛→心脏
(2)胸部分支
喉返神经
左喉返神经绕主动弓
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
→气管食管间沟→喉下神经→喉肌(环甲肌除外)、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支气管支和食管支
(3)腹部分支
迷走神经前干:胃前支:分布于胃前壁,“鸦爪”分布于幽门部前壁;肝支:分布于肝、胆囊
迷走神经后干:胃后支:分布于胃后壁,“鸦爪”分支分布于幽门部后壁;腹腔支:参加腹腔丛,分布于肝、胆、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