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概述

2018-03-22

第一节      

一、区分:

(一)按其所在部位分:

1、中枢神经系统

(1):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端脑,其中延髓、脑桥和中脑合称脑干。

(2)脊髓

1、周围神经系统

(1)脑神经:12

(2)脊神经:31

(3)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可分为内脏感觉、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分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zwsj001_jpg.jpgnsj001_jpg.jpg

(二)按其功能和分布范围的不同分:

躯体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

(三)按神经传导的性质和方向,周围神经可分为:

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二、组成

神经系统有神经组织构成,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1.形态:

(1)胞体:包括细胞核及周围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呈球形、锥形、梭形或星形,直径为3~5um

(2)树突:呈树枝状分支,自胞体伸出、有一个或多个。

(3)轴突:一个,长约10um至1m以上。

图片2.jpg


2、分类

1)按突起数目分:

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级神经元

2)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图片8.jpg

3.神经纤维:神经元的轴突和周围支外包髓鞘和(或)神经膜。

图片7.jpg

4.突触:

图片10.jpg

(二)神经胶质细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

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

2.周围神经系统内的:

图片1.jpg

施旺细胞、卫星细胞

三、活动方式:

1.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神经系统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

激所作出的适宜反应。

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传入(感觉)神经、中枢神经、传出(运动)神经、效应器

四、常用术语:

(一)灰质与白质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时呈灰色。

皮质在大、小脑表面形成的灰质层。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大多数神经纤维有髓鞘而呈白色。

髓质大、小脑深部的白质。

(二)神经核与神经节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居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居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节。

(三)纤维束与神经

1.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成束。

2.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条索状结构。

(四)网状结构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在低等动物中较发达。

脊髓节段.jpg



阅读1676
分享